
中國式跟隨策略已經到頭了
實際上中國改革開放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包括現在,我們仍然是跟隨路線。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你會發(fā)現可跟隨的目標沒有了?! ?/p>
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但似乎就是因為太悠久了,讓它創(chuàng)新非常難。何以見得?在解放之后包括改革開放的35年期間,中國大陸沒有一個人獲得了自然科學諾貝爾獎。
為什么一提到中國制造就很容易和山寨連在一起,因為很多原創(chuàng)都不是你的,不但不是你的,在制造當中你還是違反專利和知識產權法的。
中國人很聰明,雖然缺乏創(chuàng)新,但是模仿能力非常強。不要以為一提模仿就覺得它是一個貶義詞,這里的模仿是褒義的,尤其要獲得后發(fā)優(yōu)勢,模仿很重要。
我喜歡運動,其中也包括公路自行車。公路自行車賽兩種,一種團體賽,一種個人賽。三流的團體賽平均成績好過單人賽的世界冠軍。為什么?在企業(yè)管理中有一個策略就是跟隨路線。我們所謂的模仿,就是跟隨,不是去創(chuàng)新。自行車團體賽就是典型的跟隨路線,第一輛承受了空氣阻力,第二輛、第三輛跟隨它非常輕松。所以團體賽自行車是交替在前面領騎,交替到第一就會扮演很吃力的角色,團體賽的自行車一定是一輛緊跟著一輛。
實際上中國改革開放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包括現在,我們仍然是跟隨路線。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你會發(fā)現可跟隨的目標沒有了。比如萬科做房地產第一個跟隨的目標是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新鴻基。后來發(fā)現新鴻基組織一個團隊到萬科來學習。他們在香港做得非常成功,但香港就是一個城市,一旦到中國大陸投資兩個城市、三個城市就發(fā)現管理非常困難,他們要了解的,是萬科是怎么管理幾十個城市的。
美國的帕爾迪和萬科非常類似,在美國20多個州投資房地產,投資的產品也和萬科相似,我們就把它又當成目標。但2008年金融危機我們一下子就超過它了,這下又沒有對象可以跟隨了。這時候規(guī)模這么大,要怎么管理?你不善于創(chuàng)新,但是又必須面對這樣的創(chuàng)新。我們沒有可效仿、可模仿、可跟隨的對象,只有冒死往前進。在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但你又必須創(chuàng)新的時候,就給你帶來非常大的痛苦。
在中國,顯然不是萬科單家企業(yè)面臨這種尷尬,也不是單個行業(yè)面臨這種問題,因為中國這樣規(guī)模龐大的市場,很多已經是做到了沒法模仿、跟隨的階段,但是你又必須去摸索。
在轉型創(chuàng)新面前,我們可以做的是什么?就是在中國已經是和全球融為一體的情況下,不能還是停留在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角度去看問題,必須是國際主義的,必須是真正的、全球化的。中國已經無法孤立地單獨存在,盡管萬科95%的市場在中國,但用的大量的材料是國外的,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全球的變化。
萬科消耗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鋼材、木材、水、電等,以木材為例,我們知道朱镕基總理執(zhí)政的時候進行了一個政策,叫退耕還林,禁止大量砍伐。但是中國還是需要木材,木材從哪來?進口。中國的木材不砍伐了,砍伐亞馬遜的。進口到中國的木材70%用在建筑工地,建筑工地的70%是用在住宅建筑工地上。萬科當時是最大的開發(fā)商,你可以不懂得創(chuàng)新,但是有些你要懂,比如破壞自然,中國的森林保護住了,但是國外的被破壞了。